《体育选修》教学大纲

作者:编辑:laili来源: 发布时间:2023-04-12点击次数:

一、 课程基本信息

课程名称:体育选修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学分/学时: 2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课程类别:公共必修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授课对象:二年级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预修要求:体育选修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开课学院:全校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二、 课程介绍(200—300字)

学校体育教学以育人为宗旨,发展学生个性,培养学生能力,养成良好的自我锻炼身体的习惯,促进身体正常生长发育和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的提高,为培养社会发展的创新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。

大学体育教育是学校体育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,在高校素质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;在一个人的体育生涯中占据着重要的角色;在一个人的身体健康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,是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。因此高校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健康的锻炼的意识,在初高中体育教学的基础上,通过合理的体育教学和科学的身体锻炼过程,达到增强体质、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的目的。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身体机能、身体素质、基本运动能力和适应能力,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,为终身体育的学习和锻炼打下良好的基础。体育课应该成为大学生走进社会体育的起点,通过体育教学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,提高他们社会实践的能力,并且懂得“每天锻炼一小时,健康工作三十年,幸福生活一辈子”的真正意义和道理。

体育教学内容的选编与构建,是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为指导思想,以学生为主体,体现改革精神,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综合功能。

三、 教学目标

大学体育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,通过引导和教育大学生主动、积极地锻炼身体使其掌握现代体育科学基本知识、技能、技术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;提高体育文化素养;加强独立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进行爱国主义、社会主义、集体主义教育,培养良好的社会公德;树立现代体育意识,把健康与生存、学习、生活和自身的发展联系起来,提高体育的兴趣和体育比赛的欣赏能力,养成积极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;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,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活泼愉快、积极向上、勇于探求以及克服困难的精神;在体育活动中树立顽强拼搏的精神和团结合作的意识,能正确对待个人和集体的成功与失败,具有组织纪律性和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胜不骄、败不馁,锲而不舍的意志和作风。

1)运动参与目标。积极参与各种体育运动并基本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,基本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,能够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,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。在体验运动乐趣的过程中初步形成积极的体育态度。

2)运动技能目标。熟练掌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;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,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;掌握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置方法。简要分析体育比赛中的现象和问题,提高体育学习和锻炼的能力。使学生具有发现和解决体育与健康学习过程中有关问题的能力。

3)身体健康目标。能测试和评价体质健康状况,掌握有效提高身体素质、全面发展体能的知识与方法;能合理选择人体需要的健康营养食品;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,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;具有健康的体魄。增强自我保健和预防疾病的意识,提高改善身体健康状况的能力,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,为终生体育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。

4)心理健康目标。根据自己的能力设置体育学习目标,自觉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、克服心理障碍,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;运用适宜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;在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。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,增强积极的自我价值感,提高调控情绪和预防心理疾病的能力,培养坚强的意志品格,逐步形成健康的人格,将良好的心理品质迁移到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。

四、 教学内容

教学安排

1. 理论教学

教学要求:进一步认识体育锻炼对促进生长发育和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,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;了解青春期营养、卫生常识,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锻炼、卫生习惯,促进身心健康发展,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和集体意识。

教学内容:

1)体育的概念

2)体育的产生与发展

3)体育与人的身心发展

4)体育的功能

5)健康、体质概述

6)健康与体质、体适能关系

7)锻炼定义的界定

8)体育锻炼与身体健康

9)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

10)促进健康的锻炼原则和方法

11)锻炼的医务监督

12)高校体育的地位和作用

13)高校体育的目的和任务

14)高校体育的基本途径

15)高校体育对大学生的基本要求

16)奥林匹克基本知识

重点难点: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生活和学习中去

思政元素:形成热爱生活的理念

2. 实践教学

教学要求:

通过一年的实践教学,使学生初步掌握专项运动中基本的技术技能和简单的战术知识,发展学生跑、跳、投等基本活动能力和灵敏、速度、耐力等身体素质以及动作的准确性和协调性,增强体质,培养勇敢顽强、机智果断的意志品质和遵纪守法、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,以促进身心健康发展。

教学内容:

(1)篮球

(2)排球

(3)足球

(4)健美操

(5)武术

(6)羽毛球

(7)形体瑜伽

(8)啦啦操

(9)田径

(10)柔道

重点难点:各项技术特点的学习和应用

思政元素:培养团结合作精神。

五、 考核方式

成绩评定方式

考核环节

分值

考核/评价细则

平时成绩

50

考勤(20)、学习态度(20),身体素质(10)

期末考试

50

专项技术考试

合计

100

六、 参考教材及相关资料

1. 教材:新编大学体育与健康教程

2. 参考书目:《田径》《篮球》《排球》

3. 电子资源:教材微课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执笔人/团队:卢超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© Copyright 2016 . All Rights Reserved.湖北大学知行学院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660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