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羽毛球》课程教学大纲
课程代码: 041340 适用专业:各专业
课程性质: 选修 课程类别:公共基础课
总学时:72/4学分 讲授学时:72
开课学期: 三 、四 设课教研室:体育教研室
一、 大纲编写依据:
通过羽毛球课的教学,使学生较全面了解羽毛球运动的基本知识;掌握羽毛球的基本理论、基本技术、基本技能、基本战术,熟悉羽毛球运动规则和裁判法并能在实践中加以运用,达到锻炼身体,终身受益的目的。通过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,提高专项运动能力,培养群体活动的骨干,全面提高学生的一般身体素质和专项身体素质,有效地增强体质,增进健康,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。坚持思想教育工作,培养学生爱国主义、集体主义精神以及团结协作,勇于进取的思想品质。树立正确的体育道德观,促进学生德、智、体全面发展。
二、 课程教学目的:
1、通过理论教学,使学生对羽毛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、基本技术、战术以及比赛规则、竞赛规则、竞赛组织编排、裁判方法等有较全面的了解,并能应用于实践。
2、重点掌握羽毛球运动的握拍法、基本的发球法、击球法以及步法中的基本技术。在教学中以单项技术为主要教材,综合技术为一般教材,通过原地模仿、场地对打练习提高学生的基本技术。
3、重点掌握单打战术中的发球与发球抢攻战术、接发球战术、压后场战术、杀上网、吊上网战术、四方球结合突击战术以及基本的双打战术等内容。注重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战术意识。
4、注意一般身体素质与专项身体素质紧密结合,贯穿教学始终。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,增强体质。
三、 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
(一)教学内容
1、理论部分
(1)羽毛球运动的概述、羽毛球运动的特点及锻炼价值。
(2)羽毛球技术基本知识介绍:羽毛球技术动作概念、作用和分类。
2、技、战术部分
(1)基本技术
手法:握拍法(正反的握拍法)
发球与接球法:正反手发高远球、网前球、接发球法
击球法:扣杀球、击高远球、击单高球、放网前球、搓球、挑球
步法:上网步法、后退步法、两侧移动步法
(2)基本战术
发球和接发球战术以及简单球路战术(压后场、攻前场战术)、双打战术
(二)教学要求
1、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,教师要以身作则,言传身教,并结合专项特点进行思想教育,做到教书育人。
2、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,根据主、客观条件,采用多样化、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,提高教学效果。
3、重视学生的主题作用,教学中采用合理的方法积极启发、引导,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、主动性,从而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。
4、严格教学规范,严格管理,做好课后小结、期中检查与期末总结。
四、教学方式与方法
实践教学,理论讲授,练习法,比赛法、纠正错误法等。
五、课程考核方式
1、考核内容及比例
(1)理论考核(占10%):以学生命题作业成绩为准。
(2)学习态度(占40%):包括课堂表现和出勤。
(3)专项技术:(秋学期占50%)正手发高远球、正手击高远球。
(春学期占80%)正手发高远球、反手发网前球、正手击高远球。
2、考核方法及评分标准
1)正手发球(25分)。每人发5次。达标:每发到规定区域内一次得(3分),共(15分);技评:以动作和手法的准确性进行技评,共10分。
2)反手发球(25分)。每人发5次。达标:每发到规定区域内一次得(4分),共(20分);技评:以动作和手法的准确性进行技评,共5分。
3)正手击高远球(30分)。两人对攻,以对攻的高度、远度、准度和手法进行技评。
内容与分值 |
考核依据 |
||||||
正手技术(25分) |
以击打的准确度、高度、远度和手法进行技术评定 |
||||||
反手技术(25分) |
以击打的准确度、高度、远度和手法进行技术评定 |
||||||
发球技术(10分) |
以动作和手法的准确性进行技术评定 |
||||||
比赛名次与得分评分对照表(占20分) |
|||||||
名次 |
1 |
2 |
3 |
4 |
5 |
6 |
|
得分 |
20—18分 |
17—15分 |
14—12分 |
11—9分 |
8—6分 |
5—3分 |
六、总学时及学时分配建议表
总学时为72学时,学时分配如下:
分 类 |
教 学 内 容 |
学 时 |
理论部分 |
羽毛球运动的概述、羽毛球技术基本知识介绍 |
4 |
技、战术 部分 |
羽毛球运动的基本技术 |
20 |
羽毛球运动的基本战术 |
18 |
|
教学比赛:单打、双打 |
14 |
|
身体素质 |
6 |
|
考 核 |
|
8 |
机 动 |
|
2 |
合 计 |
|
72 |
附录
教材:
《大学体育与健康》,刘强辉、俞暄一主编